无量寿经常识网
标题

佛陀为什么要教导人们“视众生如佛”?

来源:无量寿经常识网作者:时间:2023-05-24 16:05:31
佛陀为什么要教导人们“视众生如佛”?在很多人的心目中,佛陀是非常伟大的;尤其对于佛教徒来说,更是对佛陀充满虔敬与感恩。佛陀的外表是那么

佛陀为什么要教导人们“视众生如佛”?

在很多人的心目中,佛陀是非常伟大的;尤其对于佛教徒来说,更是对佛陀充满虔敬与感恩。佛陀的外表是那么慈祥庄严,他所讲述的法教是那么深广微妙。所以大家都愿意以香花等物供养佛陀,并虔诚顶礼。然而,伟大的佛陀却告诉我们,其实众生对我们的恩德与佛无异。对此,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。众生的外表形形色色,有好有坏,对我们似乎也没什么帮助,有些还会给我们带来烦恼,甚至会伤害我们。那么,佛陀为什么教导我们要“视众生如佛”呢?

“关注自己”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,我们尤其喜欢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,却常常忽略别人对我们的付出,忽略在我们成长和成功的背后许多人的默默奉献。事实上,宇宙间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够独立存在,所有生命相互依存、互为因缘,共同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家庭。

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,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收获,无不需要依赖他人。我们不妨观察一下:如果离开他人,我们自己能够生存吗?比如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,如果没有家长、老师甚至同学,能成为一个优秀生吗?再比如我们去饭店吃一顿饭,如果没有种粮、种菜的农人,没有运输的司机,没有售卖的商贩,没有厨师、服务员的付出,我们能吃到这顿饭吗?然而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却往往都在自己身上:“我为获得好成绩付出了怎样的努力”、“我为这顿饭付了多少钱”等等。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所得都是理所当然的,而把他人的付出统统抛到脑后。

因此,我们应该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,这其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。但是很遗憾,我们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、学校教育,成人以后所处的社会风气,都在强调自我保护、自我奋斗,都在鼓励与他人竞争。相反,利益他人、为众生无偿付出的观念极为罕见。

我们从未领会或者完全无视“众生相依”的道理。因此,很难对他人生起感恩之心。当整个社会都缺乏对他人的感恩之心时,社会和谐与个人幸福都将无从谈起。

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,如果想要获得成就,那么众生更是不可或缺的助缘。比如说,每个修行人都需要修持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这六度来获得成就,可如果没有众生,我们布施给谁呢?如果没有伤害我们的众生,我们如何修忍辱?离开了众生,我们的六度根本无处下手,解脱成佛就会变成空中楼阁。更深一步,从金刚乘清净观的角度看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只不过由于我们被无明覆盖、尚未觉醒,所以看不到这个事实。

所以,佛陀教导我们“视众生如佛”,并不是要强迫我们去虚构一个世界,恰恰相反,佛陀是在为我们揭示宇宙的真理,引导我们逐渐看清一切万法的真相。
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

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恻隐之心,...

恰如灯下,故人万里,归来 恰如灯下,故人万里,归来

恰如灯下,故人万里,归来对影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...

悔既往之失,亦要防将来之 悔既往之失,亦要防将来之

悔既往之失,亦要防将来之非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...

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 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

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...

恼乱横波秋一寸。斜阳只与 恼乱横波秋一寸。斜阳只与

恼乱横波秋一寸。斜阳只与黄昏近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最新文章
供灯千篇文五十一:欢喜自 供灯千篇文五十一:欢喜自

供灯千篇文五十一:欢喜自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...

供灯千篇文十四:供灯供电 供灯千篇文十四:供灯供电

供灯千篇文十四:供灯供电子灯可以吗 南无阿弥陀...

供灯千篇文十六:关于供灯 供灯千篇文十六:关于供灯

供灯千篇文十六:关于供灯时间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...

依三宝 发菩提心 依三宝 发菩提心

诸佛正法贤圣僧,直至菩提永皈依。我依所修诸善根...

供灯千篇文三十八:供灯之 供灯千篇文三十八:供灯之

供灯千篇文三十八:供灯之关于出家 南无阿弥陀佛...

供灯千篇文六十九:供灯之 供灯千篇文六十九:供灯之

供灯千篇文六十九:供灯之诵经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...

供灯的功德太殊胜!只有佛 供灯的功德太殊胜!只有佛

供灯的功德太殊胜!只有佛陀能知其中微妙  供灯...

供灯千篇文八:供灯的仪轨 供灯千篇文八:供灯的仪轨

供灯千篇文八:供灯的仪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...

依六度到彼岸 依六度到彼岸

依六度到彼岸明确“方便与慧,成佛缺一不可”这一...

供灯千篇文五十三:亲友同 供灯千篇文五十三:亲友同

供灯千篇文五十三:亲友同供灯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...

手机版 网站地图